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(记者 阮煜琳)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19日在北京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近六成。

当日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李高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历史性地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,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到2.23亿吨/年,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到114.1万吨/天,比“十三五”末分别增长58.8%和72.4%。

中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,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、建筑垃圾、生活垃圾、农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超过110亿吨。

李高介绍说,“十四五”以来,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、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专项行动,累计查处案件1.91万件。深化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全国113个城市累计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,投入约56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国家还投入超过211亿元资金支持规范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共4.35亿台(套),并产出693万吨相关废金属和合金等再生资源。

李高强调,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到2027年完成磷石膏库、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,到2030年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,并采取有力措施严防新的污染隐患产生。以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,非法拆解废电器和废动力电池、风电机组、光伏组件等“新三样”固体废物为重点。同时,压实有关方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,推动各项整治行动落实落地。(完)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